河源学校大全河源高中大全河源忠信中学

河源忠信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517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河源忠信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规模

后经忠信、大湖教育界人士倡议,经国民党县政府批准,扩充为区立中学(简称忠中),校址在忠信镇东北面2 5公里处的黄竹坑龙驯庵。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65人,二级教师16人。近年来,忠信中学校舍建设,校园校貌建设和教学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现正朝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迈进。2003年11月,建起了千兆校园网,全校有多媒体教学平台24个、阶梯教室1个、音乐室2个、美术室2个、计算机室2个、高考英语口语训练室2个(配备全新联想台式液晶电脑),其他功能室配备齐全,教学辅助设备完善。2012年建成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一个,2013年为全校学生引入全新空气能热水设备,现在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初具科研氛围,师资队伍素质良好,办学效益逐年提高的一所农村面上高级中学。

学校荣誉

忠信中学九九年一月,荣获县运动会第三名;九九年十二月,被评为“河源市文明学校”,二00二年十二月,再次获得“河源市文明学校”奖励;二00一年获“广东省红旗团委”奖励;近五年来,教师中获省级奖4人,市级奖2人,县级奖13人;学生中获国家级奖12人,省级奖3人,市级奖2人,县级奖56人。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十年多来连续获得县委县政府“高考先进单位“

办学业绩

我校1940年办校以来,培养了一万六千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1940年开始招初中班,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忠中停办初中班、由各大队办戴帽初中班,1980年秋恢复招收初中班,至2002年停办初中,共培养了初中毕业生4947人;1958年始办高中班以来,至2005年止,已输送出10273名高中毕业生。

1986年,黄国力同学以广东省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赖茂生、吴月照、罗晃浩等同学,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吴愈晓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吴耿誉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军学院等名校和各大中专院校均有忠信中学的学子。忠信中学以优秀的高考成绩,成为老惠阳地区面上学校的一面旗帜。近四年来,我校的高考成绩为:2002年,本科11人,专科以上274人;2003年,本科30人,专科以上334人;2004年,重点5人,本科以上65人,专科以上472人;2005年,重点15人,本科以上85人,专科以上564人。

一九九九年一月,荣获县运动会第三名;一九九年十二月,被评为“河源市文明学校”,二00二年十二月,再次获得“河源市文明学校”奖励;二00一年获“广东省红旗团委”奖励;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科研兴教示范基地”;2005年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6年成为广东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教研情况

二00三年七月,忠信中学成为全国首批“科研兴教示范基地”,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创新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2004年1月,参与了东北师范大学“十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已经结题,被评为优秀课题)。同时,学校开展了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的一系列活动。

为实现科研强校的目标,学校在“十一五”开局之年,领取了《中小学生网络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新型的网络德育意识及价值观》、中央电教馆《网络学习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的子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高中新课程研究的子课题《在新课程实施中,优化教学资源,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等三个课题。

办学理念

校训:厚德 博学 砺志 笃行

校风:立志、勤奋、求实、进取

教风:勤于执教、严于治学。

(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学风:勤奋读书,独立思考。

(勇于实践,孜孜不倦地探索)

办学目标:把忠信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

校训释义:厚德 博学 砺志 笃行

我校“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八字校训,她从品德、学业、精神、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她取意古远又充盈现代精神,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她既是我校长期办学经验的总结,也是我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浓缩,体现了我校特有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精神。

“厚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有推崇、重视之意。“厚德”,即崇尚人的品德,重视人的品德教育。体现了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的教育原则,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博”:多,丰富;“学”:学问,学说。“博学”就是知识渊博,学问丰富。体现了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砺志”,语出清●李渔《慎銮交●久要》:“待我砺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砺”有磨砺、磨练之意。“志”有意志、志向、理想之意。“砺志”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理想。既表现了我校重视学生意志力等各种素质的培养,也体现我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宏伟目标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笃行”,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坚定;“行”: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体现了我校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志向变成坚实的实际行动。

优秀校友

黄国力:毕业于忠信中学,是86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同年被清华大学录取.

赖茂生:1969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今信息管理系)。1971年至1972年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1972年春起回系任教至今。1989~1990年间赴日本庆应大学进修一年。历任助教、讲师、情报学教研室副主任、情报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咨询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98年被选为情报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主管全系教学工作和策划专业教育改革方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小组成员。社会兼职有: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常务理事,情报学理论方法与情报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学术部负责人,《现代国书情报技术》、《情报科学》杂志编委,河北大学、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科技文献检索、情报检索语言、自动标引、计算机情报检索、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和文章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要著作有:《科技文献检索》(1985)、《索引工作手册》(合译,1988)、《文献概念与方法》(合译,1991)、《科技文献检索指导》(1992)、《计算机情报检索》(1993)、《21世纪的信息技术》(1995)。主持或以主要成员参加的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5项,其中5项已完成,5项正在结项,另5项尚在进行中。曾获得过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肖建彬: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长,教育学教授,管理学硕士。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生产队长;1977年9月在家乡大塘小学任民办教师;1978年5月至1979年12月,在广东老隆师范学校文史专业(中师)读书;1979年12月至1986年7月,在连平县九连中学任教,期间,1982年9月至1984年6月,就读惠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1984年9月至1986年6月,就读广东教育学院学校管理专业(本科);1986年8月调入广东教育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教育学、中国教育史、教育政策法规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曾挂职担任中共东莞市桥头镇委副书记(1993年4月至1994年5月)。

大事记

年份

内容

1940年

一九四0年四月二十七日定黄竹坑龙驯寺为校址,同年八月五日秋季招生,九月四日开学,中学生人数118人,附小学生96人。黄伯强任校长。

1941年

一九四一年八月,中共原东特委通过曾卓华、魏洪涛(党员)介绍,派五华县委委员钟应时,以连河边区特派员的身份到忠中任教,钟应时被聘为教务主任。

1942年

忠中地下党分为教工,学生两个专部,教工支部书记何俭河(何奇),学生支部书记曾坤宜。同年,党组织以巧妙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了营救郑伯钦的“掩护事件”。

1943年

一九四三年“五四纪念日”,在忠中学生的倡议下,搞了一个大型的纪念活动,参加人数达二千多人,同年五月二十一日,景远亭落成。

1944年

一九四四年春,曾守正先任校长招收了第二届初中毕业生,这届毕业生的一批党员学生(曾光荣等),根据组织的组织部安排,参加了区直接的革命斗争活动。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一九四七年秋,黄仕添先生任校长,黄仕添先生由于接受了曾卓华、曾宪章、赖心涛、吴祖寿、吴弘生等地下党员的帮助,所以从严治校,大力推行扫肓运动,并在地下党各乡村,创办了十余所学校。

1948年

一九四八年秋欧阳劢侬先生任校长,忠信中学校址由黄竹坑迁出忠信镇长安(即现在的忠信粮所所在地)。

1949年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九日(农历)忠信解放。是年秋吴树彬先生任校长,党和人民政府派员进驻了学校,曾忠为党代表,黄尧清第一位董事长兼教务主任。

1950年

一九五0年上学期,党和人民政府聘钟练文为校长。

1951年

这年下学期,全校开展抗美援朝的各项活动。

1952年

全校教师赴韶关参加思想改造活动,这是一次学习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

1953年

开始将苏联的一套教学管理经验搬过来。

1954年

一九五四年秋,陈青华先生任校长,同年修建忠信中学礼堂。

1955年

新建两座课室六间。

1956年

对教师的称呼的变革,由称“先生”改为“老师”。

1957年

开展“反右”斗争,矛盾扩大化,教师变动较大。

1958年

一九五八年春,周康粦先生任校长,增设高中部。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大炼钢铁运动。

1959年

一九五九年秋,黄定邦先生任校长,学校实行半工半读。

1960年

一九六0年秋,忠信中学与和平东山中学合并,校址迁往黄岭。梁心希先生任校长。

1961年

忠信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曾培祥等十一人考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

1962年

一九六二年七月,连平和平合并两年之后分县。罗鸣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1963年

全校开展规模宏大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同年秋,第三届高中毕业班学生黄立坤等六人考上大学。忠中的升大率名列韶关地区的前茅。

1964年

一九六四年八月,校址迁回黄竹坑。李卓符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兴建了办公楼,学生宿舍大楼和运动场。第四届高中毕业班学生赖茂生考入了北京大学。

1965年

全校开展“又红又专”的学习运动。同年秋,第五届高中毕业班学生赖茂生考入北京大学、黄超浓等八人考上大学。

1966---1976年

文革十年,学工、学农、学军、开垦农场百多亩,师生受到考验和锻炼。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

1977年

叶继荣先生在任校长期间,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大专11人:重点1人,本科6人,市专4人。考上中专38人。

1978年

恢复高考第二年,考上大专7人:重点1人,本科2人,市专4人。考上中专32人。

1979年

恢复高考第三年。考上大专13人:重点1人,本科4人,市专8人。考入中专38人。

1980年

考入大专13人:重点5人,本科4人,市专4人。考上中专21人。

1981年

邓伯管副校长荣获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考上大专12人:重点4人,市专8人。考上中专22人。

1982年

考上大专28人:重点2人,本科4人,市专19人。考入中专25人。

1983年

叶继荣校长荣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工会表彰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考入大专21人:重点10人,本科5人。考入中专37人。

1984年

忠信中学荣获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政府联合表彰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85年

九座教学大楼建成。

1986年

一九八六届高中毕业班学生黄国力等47人考入大中专院校。黄国力以639分成绩,获全省理科第一名,被录取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

1987年

一九八七年秋,图书馆竣工。

1988年

一九八八年秋叶久祥先生任校长,同年九月荣获“省完全中学各类检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学改革成绩显著”的称号。是年高考曾利浓等55人考上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

1989年

张超宏老师荣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授于“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是年高考没有本科入围。

1990年

一九九0年三月,打钻一口深水井,从根本上解决了五十年来用水难的问题。同年秋何伟光先生任校长。是年考入重点大学1人,本科2人。

1991年

一九九一年秋,忠信中学高考成绩获得市面上中学第一名,罗晃浩以756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谢焕如老师荣获河源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12月,教工楼和学生宿舍竣工。是年考入重点2人,本科4人。

1992年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一日,忠信中学建校五十二周年庆典,这是忠中创办以来的第一次校庆。是年考入重点3人,本科6人。

1993年

谢焕如老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考入大专14人:重点3人,本科7人,市专4人。考入省部属中专以上17人。

1994年

景远亭旁教学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考入大专26人:重点2人,本科14人,省专3人,考入市专7人。

1995年

一九九五年秋,朱锦鹏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教导处谢焕如主任荣获“连平县十大优秀青年”称号。考入大专24人:重点3人,本科5人,省专7人,考入市专9人。

1996年

一九九六年秋,朱锦鹏先生任校长。考入大专25人:重点2人,本科9人,省专14人。考入省部属中专以上33人。

1997年

忠中荣获“连平县文明学校”荣誉。教研大楼竣工,建成第一栋三层学生宿舍,改善教师住宿条件,落实连平县教师安基工程教师村建设第一栋家属教师房竣工。考入大专21人:重点2人,本科5人,省专8人。

1998年

忠中荣获“河源市文明学校”荣誉。安基工程教师村建设第二栋教师家属房竣工。谢焕如副校长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郑盛成老师荣获“河源市先进班主任”称号。考入大专14人:重点1人,本科7人,省专6人。

1999年

忠中荣获“河源市文明学校”荣誉。大型建筑饭堂礼堂大楼竣工。考入大专61人:重点1人,本科9人,省专35人,市专16人。

2000年

忠中团委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校园内24户教师宿舍竣工,包含现代阶梯会议室的图书馆竣工。郑盛成主任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称号。考入大专41人:重点1人,本科13人,省专以上41人。

2001年

忠中荣获“河源市文明学校”荣誉。考入大专290人:重点1人,本科26人,省专110人,市专以上290人。

2002年

二00二年秋,谢德新先生任校长。忠信中学油溪分教点正式挂牌。考入大专274人;本科11人,市专以上274人。

2003年

忠中荣获“河源市一级学校”称号,被中国人才研究会二十一世纪人才教育工作委员会确立为“科研兴教示范基地”,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立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第一座配备电脑教学平台的教学大楼竣工,校园网全面开通,并举行了庆典活动。教师楼前后花圃绿化建设验收。赖雪灵教师荣获“河源市优秀教师”称号。考入大专334人:本科27人,省专以上334人。

2004年

忠中荣获“河源市绿化学校”称号,被东北师范大学选为“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荣获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颁发“2004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优秀组织奖”。景远亭重修并绿化符合新时期教学要求的地理园建成,5层楼的学生宿舍竣工。考入大专472人:重点5人,本科65人,省专以上472人。

2005年

忠中荣获“广东省绿色学校”称号,荣获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河源教研》编辑部联合颁发的“河源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第二座电脑教学平台的现代化教学大楼竣工。考入大专564人:重点15人,本科85人,省专以上564人。

2013年学校新建成高考英语口语训练室一间,建成400米标准化塑胶运动场一个,建成四个塑胶篮球场,建成空气能学生热水供应系统。

毕业生统计

毕业

时间

初中毕业班级初中毕业人数高中毕业班级高中毕业人数

毕业

时间

初中毕业班级初中毕业人数高中毕业班级高中毕业人数

1942

1974

2

94

5

290

1943

1

45

1975

5

230

1944

1

46

1976

6

320

1945

1

28

1977

6

290

1946

1

44

1978

7

360

1947

1

25

1979

10

535

1948

1

35

1980

2

113

7

382

1949

3

104

1981

2

113

4

224

1950

1

56

1982

2

113

4

223

1951

2

68

1983

2

109

3

120

1952

1

44

1984

3

151

6

339

1953

4

182

1985

2

110

2

104

1954

3

157

1986

2

101

4

186

1955

4

183

1987

3

124

5

232

1956

2

65

1988

2

101

4

195

1957

1

56

1989

2

56

4

216

1958

2

101

1990

2

88

4

201

1959

4

215

1991

2

66

4

179

1960

2

104

1992

2

66

4

210

1961

2

100

1

43

1993

2

107

4

298

1962

3

172

2

96

1994

2

118

4

180

1963

2

73

2

95

1995

2

88

4

151

1964

1

75

1

37

1996

2

91

4137

1965

3

115

1

34

1997

2

119

4

133

1966

2

114

1

65

1998

4

164

4

178

1967

2

100

1

43

1999

4

160

6

244

1968

3

160

1

26

2000

2

121

6

298

1969

3

140

2001

2

92

8

320

1970

2

75

2002

2

90

8

333

1971

3

149

2003

7

380

1972

6

370

2004

12

688

1973

4

230

2005

12

694

合计

52

2392

28

1403

54

2555

177

8870

总计

106

4947

205

10273

总合计:

15220

领导沿革表

年份

校长

任期

副校长

任期

备注

1940年秋

黄伯强

1940-1944

1944年春

曾守正

1944-1945

1945年秋

麦华威

1945-1946

1946年春

吴树彬

1946-1947

1947年秋

黄仕添

1947-1948

1948年秋

欧阳励侬

1948-1949

名誉校长

1949年秋

吴树彬

1949-1950

1950年春

钟练文

1950-1954

1954年秋

陈青华

1954-1958

甘惠良

1956-1958

1958年春

周康粦

1958-1959

始办高中班

1959年秋

黄定帮

1959-1960

罗鸣

1959-1962

黄碧均

1960年秋

梁心希

1960-1962

欧阳威

1960-1962

连和合县

1962年秋

罗鸣

1962-1969

连和分县

1964年秋

李卓符

1964-1975

1969年秋

黄学军

1969-1971

李卓符

1971年秋

叶继荣

1971-1988

李卓符

1975年秋

叶继荣

唐启钦

1975-1979

叶继荣

邓伯管

1979-1983

叶继荣

刘绍球

1979-1985

叶继荣

黄敬农

1983-1984

叶继荣

叶久祥

1984-1988

叶继荣

罗火明

1984-1987

叶继荣

谢鼎远

1985-1988

叶继荣

何伟光

1987-1990

1988年秋

叶久祥

侯炳生

1988-1990

何纯光

1988-1990

1990年秋

何伟光

刘娘彬

1990-1995

何纯光

1988-1995

1995年秋

朱锦鹏

1995-2002.9

负责全面

1996年秋

朱锦鹏

1996-2002

刘娘彬

1996-1996.8

吴新林

1996-2002.1

吴春胜

1997-2007.9

谢焕如

2000.春

2002年秋

谢德新

2002-2007.9

吴春胜

2002-2007.9

谢焕如

2002-2007.9

黄伟志

2002-2007.9

郑盛成

2003-2007.9

2007年秋

严国希

2007.9-2009.9

谢焕如

2002-2009.9

黄伟志

2002-2009.9

郑盛成

2003-2009.9

黄少锋

2007.9-2009.9

吴应波

2007.9-2009.9

2009年秋

谢焕如

2009.9--2012.9

黄伟志

2009.9-2012.9

郑盛成

2009.9-2012.9

黄少锋

2009.9-2012.9

吴应波

2009.9-2012.9

2012年秋吴宇星2012.9-黄伟志2012.9-
郑盛成2012.9-
黄少锋2012.9-
吴应波2012.9-
黄静娜2012.9-

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忠信镇大坪村黄竹坑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